《古兰经》的挑战
- 由 比拉勒·菲利浦 博士
- 发布时间 26 Jul 2010
- 最后修改时间 19 Jun 2016
- 打印: 819
- 查看: 18,534 (日均: 4)
- 评论人: 0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古兰经》不仅文辞独特,而且其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奇迹”一词,是指超自然的或人力所不能及的非凡之事。据记载,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挑战阿拉伯人拟作类似《古兰经》风格的辞章,他们无能为力,尽管他们在雄辩术和修辞方面已经登峰造极。《古兰经》通过三个阶段向阿拉伯人以及人类提出挑战:
1. 整部《古兰经》
在《古兰经》中,安拉启示使者向世人提出挑战,创作类似一部像《古兰经》一样的著作:
“你说:‘如果人类和精灵联合起来创造一部像这样的《古兰经》,那么,他们即使互相帮助,也必不能创造像这样的妙文。’”(《古兰经》17:88)
2. 十章
接着,安拉在挑战方面做出让步,让那些怀疑《古兰经》来源的人,试拟作类似《古兰经》的辞章,哪怕是类似其中的十章也罢:
“难道他们说他捏造经典吗?你说:‘你们试拟作十章吧。你们应当舍安拉而祈祷你们所能祈祷的,倘若你们是诚实的人。’”(《古兰经》11:13)
3. 一章
最后安拉让他们试拟作类似《古兰经》的最短的一章(al-Kawthar,即“多福章”,仅有三节经文组成)的挑战:
“如果你们怀疑我所降示给我的仆人的经典,那么,你们试拟作一章,并舍安拉而祈祷你们的见证,如果你们是诚实的。”(《古兰经》2:23)
面对这些挑战,以雄辩著称的阿拉伯人无言以对,这就证明了他们对《古兰经》的怀疑是荒谬的,同时,也证明《古兰经》确是来自安拉的启示。先知穆罕默德号召人们认主独一,摈弃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要求善待奴隶,提出人人平等,这些极具改革性的号召使得掌管麦加整个社会经济的阿拉伯贵族们如坐针毡,颇受威胁,尽管使者就是来自于占统治地位的古莱什部落。麦加是当时阿拉伯地区的贸易中心,同时又是宗教中心,所以他们得想办法阻止伊斯兰的传播。于是,他们想方设法模仿《古兰经》经文,以否定《古兰经》的天启性。一些古莱什的权威演说家和权威诗人模仿《古兰经》“创作”出了一些作品,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然后,他们不惜许以金钱、权力、地位、女色相许,以换取他停止向人们宣传伊斯兰。他念诵了“奉绥来特”(《古兰经》第四十一章)前十三节经文作为对他们的回应,直到他们要求他停止(诵读)。[1] 在利诱的同时,古莱什人还运用暴力,折磨他们的那些归信了伊斯兰的奴隶和家人,试图让他们放弃伊斯兰而转向多神崇拜。随后,古莱什人又使出经济制裁的绝招,断绝与先知和他的追随者,以及先知的家族——哈希姆家族的一切经济交往,企图断绝食粮以使他们屈服。但是,这一阴谋最终还是未能奏效。最后,他们从古莱什各部落中抽出一名强悍的青年男子,企图借众部落之手将他刺杀在他的在家里,使得哈希姆家族有仇不能报。当然,敌对者的一次次阴谋均没有得逞。
安拉命令先知和他的追随者离开麦加,到麦加北部的被称为“叶斯里卜”的村落组建新的穆斯林社团。伊斯兰很快在叶斯里卜传播开来,该地的绝大多数居民都成为了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也成为该地当之无愧的领袖。他把“叶斯里卜”更名为“麦地那·奈比伊”(即先知之城),而后简称为“麦地那。”迁往麦地那后的八年间,麦加贵族曾联合周边的各部落,多次发动对新出现在麦地那的穆斯林社团的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争。但结果是,麦加的贵族们节节失败,穆斯林最终以光复麦加而大获全胜。
假若古莱什族及其盟友能拟作出类似《古兰经》最短一章的一首只有三行的诗或音韵散文,那么,所有这些流血事件便可避免发生。然而,毋庸置疑,他们不可能模仿出类似《古兰经》一般的文辞。《古兰经》不可模仿的韵律和修辞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有人说,《古兰经》的不可模仿性并不只是它的特性,如英国的一些伟大诗人,莎士比亚、乔叟,及其他任何语言的伟大诗人,他们作品的独特风格往往是他们同时代的人无可企及的。但是,如果当今的一些杰出诗人,对莎士比亚的著作做一个深入研究,然后用古老的笔墨在破旧的纸张上写一首莎士比亚风格的十四行诗,然后说他发现了一首已失传的莎士比亚诗,即使经过仔细的辩证和研究,文学界还是很有可能接受这是莎翁的诗作之说。因此,即使是最伟大的诗人,也可以被模仿,无论他的风格有多独特,正如著名画家的画可以被模仿一样(赝品)。事实上,一些英国学者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被他同时代的克里斯托弗•马洛写过很多。然而,《古兰经》远远超出这一水平。当时的人曾试图模仿它,然而无人能够成功。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从《古兰经》被启示的那一时代起,就有无数的人去模仿,但因为其独特的文辞超越了任何时代,所以至今无人能够迎接挑战。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