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如何看待磨难(1/5)
- 由 J. 哈什米(?2013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29 Apr 2013
- 最后修改时间 23 Aug 2015
- 打印: 323
- 查看: 40,039
- 评论人: 0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战争、饥荒、苦难,晚间新闻没有一天间断过对发生在世界各地的这一系列可怕的、甚至惨绝人寰的事实的报道。一些人由于经受了更多的悲痛,而每天生活在悲伤和沮丧之中。亲人的离去,经济的衰退,夫妻的背叛……,很多人不禁发问:为什么安拉让这些坏事发生在无辜人的身上?千百年来,这一问题,困扰着许多怀有宗教信仰的人,也成为一些信教者和不信道者最难理解的问题之一。
有神论者试图以多种方式调和神与恶的关系。一些异教徒(尤指非基督教徒、非犹太教徒、非伊斯兰教徒——译者)声称神恨恶,但他无能为力。这中思想认识受到《古兰经》的否决,因为它诋毁了安拉是优胜的(Al-Azeez)、强大的(Al-Jabbaar)强盛的(Al-Qawiyy)和万能的(Al-Qadeeir)等属性。另一些人则声称,神也许能够消除邪恶,但他不知道邪恶将在何时何地发生。这种思想认识把神降低成了一个消防队员,只有等火灾把房屋烧毁一半才来灭火。这也是一种不可接受的妄称,因为安拉的尊名在《古兰经》中已明确阐述,如全知的(Al-Aalim)、全观的(Al-Baseer)、全听的(Al-Samee’),以及万物的所有者和掌管者(Al-Maleek)。事实上,这种质疑是对安拉大能的亵渎:如果安拉想要根除大地上所有的邪恶,那么没有什么能阻止他。
多神教提出另一个假说:神是善的,但也有其他的恶神,他们阻挠神向善,在大地上传播堕落。因此,神与这些恶神进行抗争。也许恶魔是神的敌人,与神不断地斗争。这种思想认识——多神论——在《古兰经》中被断然否定,因为安拉是独一的(Al-Wahid),唯一的(Al-Ahad),无始的(Al-Awwal),无终的(Al-Akhir)。《古兰经》强调,除安拉外绝无任何神明:
“你们所当崇拜的,是唯一的主宰;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至仁的,是至慈的。”(《古兰经》2:163)
在《古兰经》中上千节经文证实,安拉是独一的,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与此同时,古兰经还否定了任何形式的多神崇拜。
古诺斯替派曾这样调和这个世界的邪恶与神,并得出结论,神本身一定是恶的。持这种思想的人认为,神不可能同时是万能的和至爱的。如果神能消除邪恶而没有做,那么他一定是邪恶的。当然,这种思想无条件地受到《古兰经》的否决,《古兰经》针锋相对地指出,安拉是至爱的(Al-Wadood)、仁爱的(Al-Barr)、尊贵的(Al-Kareem)。《古兰经》同时提到,安拉是至慈的(Al-Raheem)、至仁的(Al-Rahmaan)、宽恕的(Al-Ghaffaar)、施恩的(Dhul Fadl al-Adtheem)、安宁的(Al-Salaam)。
《古兰经》明确指出,安拉是万能的,是至爱的;因此,这两种品性怎么能与充满邪恶的世界相调和?伊斯兰认为,安拉使“坏的”事情发生,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安拉让他的仆人历经磨难,是为了把他们塑造成他所意欲的人们的类型。通过苦难,人类能够培养素质:在逆境中坚定、忍耐,以及谦卑、柔和。最重要的是,苦难会使人们转向寻求安拉的襄助,并以此确认真信士,区分出伪信士。
苦难促使人们记念安拉
人类当生活富裕的时候往往会忘记安拉,而只有遭受苦难的时候才会记起安拉。《古兰经》举了一个船的例子:当船一帆风顺的时候,船上的人忘记了安拉,但是当风浪快要倾覆这艘船的时候,他们便开始虔诚地向安拉祈祷。安拉在《古兰经》中说:
“你们的主为你们而使船只在海上航行,以便你们寻求他的恩惠。他对你们确是至慈的。当你们在海上遭受灾害的时候,你们向来听祈祷的已回避你们了,而你们只有祈祷主了。当主使你们平安登陆的时候,你们背叛了主。人原是孤恩的。”(《古兰经》17:66-67)
这个例子可以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当他经济条件良好的时候,可能会忘记安拉,但是如果他被解雇了或破产了,那么他就会很快求助于安拉。当先知穆罕默德宣称安拉的消息时,他的追随者中大部分都是穷人和奴隶。相反,麦加的贵族和富人依然远离安拉而生活。众所周知,富豪们——如演员、歌手,及其他社会名流——往往是最不虔诚信主的。与此同时,谦恭、贫穷的人更多地坚信安拉。这意味着苦难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富裕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安拉在《古兰经》中说:
“……也许你们厌恶某件事,而那件事对你们是有益的;或许你们喜爱某件事,而那件事对于你们是有害的。真主知道,你们确不知道。”(《古兰经》2:216)
这是人类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我们往往会在美好的时光忘记安拉,而在艰难的时刻记起安拉。因此,安拉以磨难考验我们,以便我们归依他,并寻求他的恩典。有许多人已经转向安拉,历经磨难归信了伊斯兰。还有一些举意向善的政客,一旦掌权,便开始腐败,并很快收受贿赂,铺张浪费,从而忘记安拉。然后,安拉很快使他被捕,使他失去所有财富,妻离子散,他只能在狱中度过余生。最后,回顾其得失,就会归依安拉。所以,不幸的事情发生在这个人身上,是为了一个更好的转变。当他富裕的时候,他朝着火狱,但当安拉以苦难考验他时,他开始检讨以往的过失;监狱临时的苦难确是通往乐园永久幸福的一个小的代价。总之,我们看到,安拉使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从长远来看,是为了赐予他更好的。
伊斯兰如何看待磨难(2/5)
- 由 J. 哈什米(?2013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29 Apr 2013
- 最后修改时间 29 Apr 2013
- 打印: 241
- 查看: 37,481
- 评论人: 0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历经磨难的另一个益处是,使灵魂得以净化。先知穆罕默德说:
“以掌管我灵魂的主起誓,任何信士都经受不住疲劳、力尽、烦恼、悲伤的考验,但安拉会饶恕其过错,甚至是刺痛他的一根刺。”(《艾哈迈德·穆斯奈德圣训集》)
有些人当悲伤时就会感到无比的心痛。从生理上讲,过多的压力和焦虑可能会引起食道癌返流性疾病,它就像一个强大的熔炉在人们的灵魂深处燃烧。当一位信士遭受苦难时,安拉即以仁慈补偿这个人,因此,他将不再因为那些罪责而受到后世的惩罚,而是进入乐园。
也许一个怀疑论者可能想知道,为什么神不必通过今世或后世的磨难而饶恕他的仆人呢?对此的回答是,事实上,安拉原谅任何罪过,只要他的仆人向他忏悔,寻求他的宽恕。只要向安拉忏悔并祈求安拉宽恕的人,安拉将会原谅他以往所有的过错,他能免遭后世的一些惩罚,无论在今世还是后世,安拉都将会抹去他的罪过,好像从未发生过一样。先知穆罕默德说过,谁向安拉忏悔,就会得到宽恕“即使它们(罪过)像海中的泡沫一样多,或像戈壁的沙粒一样数不清,或像大山一样庞大,或如雨滴和所有树上的树叶一样多。”
安拉将会接受忏悔者的忏悔,因为他喜欢在他面前谦恭、忏悔的信士,他们的内心因为违犯安拉的命令而哭泣。安拉在《古兰经》中说:
“真主的确喜爱悔罪的人。”(《古兰经》2:222)
但是,什么样的人是有罪过的人?为什么他们从不寻求安拉的宽恕?为什么他们不停止犯罪?任何罪恶都逃脱不了安拉的惩罚,因为罪恶会增加人们的过错,使人们变得越来越不道德。让犯罪者受到一定的惩罚,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就像一个父亲惩罚他的儿子,都是为了孩子的好。例如,一个六岁的男孩把手指插入电源插座。他的父亲担心孩子会触电死亡,而因此教训他。家长惩罚自己的孩子,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孩子好,只是不懂事的孩子,太过于顽皮而意识不到这种体罚是出自于父亲的关爱。如果孩子的手指插到了电源插座里,触电的将是他自己而不是他的父亲。同样,如果我们犯罪,受伤害的是我们自己,而安拉的尊贵不会受任何的影响。因此,今世的惩罚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惩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作为一个强大的威慑。
如果一个父亲对他的儿子太宽大仁慈,不能说明什么,当孩子把手指插进电源插座里时,孩子是不会意识到他的行为的严重性的,他会常把手指插在插座里取乐,直到有一天触电而死。同样,如果安拉不降苦难给他的仆人,他们可能不会意识到他们不敬畏安拉的罪恶,直到他们死亡。例如,不忠的丈夫可能从未意识到,他的轻率之举有一天会导致家庭分裂;嗜赌如命的赌徒可能不会意识到,他的赌赢有一天会导致倾家荡产;酒鬼也许不会意识到,酗酒有一天会导致他的生活的不幸和空虚。所以,安拉给这些人降下惩罚,不仅为了让他们赎罪,更是对他们有害生活方式的提醒和警惕。
假如父母知道孩子吸毒,而不去加以干涉,这将是父母之过,因为它即将会致使孩子因不受任何恐惧的影响而受到伤害。因此,负责任的父母应确立一定的原则,以便让孩子知道,吸毒就是寻死。这将会使孩子因为害怕而远离毒品。类似地,火狱的被造——即使它是一种惩罚——同样是对人类的怜悯;通过它的威慑,安拉让人渴望美好——乐园。火狱是一种惩罚,是安拉对他的仆人的一种威慑性的惩罚,以便他们害怕安拉,进而服从安拉,人们由此变得有良知、正义。这不是有益于安拉,而是有益于人类本身。安拉不需要人类,但世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需要需要安拉的眷顾。
安拉给他的仆人许多机会和警告,以便他们免受火狱的惩罚。比如,一个警官抓住了一个超速行驶的司机。她(司机)第一次超速,警官只是给了她警告处分。第二次,警察罚了她50美元。第三次,给了她300美元的巨额罚款。第四次,她被罚做义务劳动,再一次她的驾照被吊销,等等。警察这样做不但是为了这位女人着想,更是为了驾驶的安全,以便她不要发生任何的交通事故而伤害自己。这就像安拉所警示的:他使人们在今世生活中以微小的惩罚经受磨难,以便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换句话说,安拉允许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是对他们过错的惩罚;这种惩罚作为一个警告,以便他们能够在今世悔改,从而避免后世的惩罚。当然一个司机宁可被罚款50美元,也不愿被关进监狱。同样,一位信士宁肯在今世受到惩罚,也不愿在后世被投入火狱。
这意味着,当一位信士遭受某种灾难和不幸时,他应该欣慰于他的罪责被安拉宽恕。他应该知道,安拉会补偿他所有的不幸和委屈,安拉是公正的!先知穆罕默德告诉我们,安拉将会补偿他的仆人,即使是被刺扎的轻微的伤害。一位正在经受磨难的信士绝不会辜负安拉,也不应怀疑安拉的正义,因为安拉将在后世补偿每个人。这是安拉对人类的承诺。一位历经考验和磨难的信士,将会在事实面前振作起来,因为他是安拉所拣选的人,是安拉喜悦的人,从而不会受到火狱的惩罚,只是希望在今世得以净化。
伊斯兰如何看待磨难(3/5)
- 由 J. 哈什米(?2013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06 May 2013
- 最后修改时间 06 May 2013
- 打印: 353
- 查看: 37,162
- 评论人: 0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安拉给人们降下磨难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人们经受考验。《古兰经》云:
“众人以为他们得自由地说:‘我们已信道了’而不受考验吗?”(《古兰经》29:2)
这一概念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考验如同婚姻一样。一个男人在美好的时光或许会爱他的妻子,并忠于她,但当事情变得糟糕的时候,他可能会抛弃她。例如,如果她是年轻美丽的,他会很喜欢她;但是如果她患了癌症,从而失去了她的外表美,而此时曾经深爱她的这个人可能会抛弃她。这表明,在现实生活中他并不是真的爱她。同样,一个人不仅要在安宁的时候喜爱安拉、顺从安拉,而且在艰难的时候更要喜爱安拉、顺从安拉。伪信士当晴空万里的时候可能会响应安拉的道路,而一旦暴风雨来临时,他们就会放弃对安拉的信仰。
例如,在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时代,有许多人见处境对他们有利,便虚情假意地归信伊斯兰。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在伊斯兰政权下保住他们原有的地位或拥有高贵的地位。可是,每过多久,伊斯兰政权面临险境,于是他们开始纷纷表示不信道,即使他们曾经宣誓信道。当强大的敌人威胁要摧毁羽翼未丰的伊斯兰城邦的时候,伪信士们终于原形毕露,放弃了他们曾信誓旦旦为之奋斗的信仰。伊斯兰的敌人对早期的穆斯林进行迫害、拷问、压制、甚至杀害。真伪也从此区分开来,真正的信士将始终忠于安拉,即使在最危难的时刻。因此,安拉考验人们,以区分出真信士和伪信士。安拉说:
“众人以为他们得自由地说:‘我们已信道了’而不受考验吗?我确已考验在他们之前的人。真主必定要知道说实话者,必定要知道说谎者。”(《古兰经》29:2-3)
这一思想在《古兰经》众多经文中反复提到:
“真主不致于让信士们常在你们的现状之下,(但他试验你们),直到他甄别恶劣的与善良的。……”(《古兰经》3:179)
安拉的使者向他的门弟子们承诺,成为穆斯林,他们将获得成功。当强大的敌人几乎要压垮穆斯林防卫的时候,伪信者开始质疑安拉的使者的承诺;他们甚至开始质疑安拉万能的属性。《古兰经》云:
“当时,他们从你们的上面和你们的下面来攻你们;当时,你们眼花心跳,并对真主作种种猜测。在那时,信士们曾受到考验,并受剧烈的震动。当时,伪信者和心中有病的人都说:‘真主及其使者,只虚伪地应许我们。’”(《古兰经》33:10-12)
这场灾难使伪信士暴露了他们内心的不信,然而,这也使信士们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仰。正如《古兰经》所云:
“当信士见同盟军的时候,他们说:‘这是真主及其使者所应许我们的,真主及其使者说对了。’这件事只能使他们更加确信,更加顺从。”(《古兰经》33:22)
因此,安拉考验人们,以区分出信士和伪信士。事实上,真伪的确定,也只有在试验中区分出来。一辆汽车只有经过测试才能知道它的行驶速度、车况好坏。同样,安拉考验他的创造物,以检验他们遭遇艰险的时候是否忠实,是否坚守。他们会像枯烂的柠檬一样不堪一击?还是像高端的汽车一样承载各种压力?安拉说:
“我必定要试验你们,直到我认识你们中的奋斗者和坚忍者,我将考核关于你们的工作的报告。”(《古兰经》47:31)
逆境和磨难实际上是安拉的一种怜悯,因为它们给了信士通过坚韧和对安拉的忠诚而获得善功的机会。通过考验,安拉为信士打开通往乐园的大门。安拉说:
“你们还没有遭遇前人所遭遇的患难,就猜想自己得入乐园了吗?”(《古兰经》2:214)
因此,人们要经受各种可能的考验:贫困、饥饿、恐惧等等,而这些都是来自安拉的不同形式的试验。甚至失去所爱的人,也是一种考验。当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失去亲人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更加与安拉对立,向安拉挑战,为何让他所爱的人死亡。但感恩的信士将会保持克制,并将顺从安拉的旨意,安拉以此区分真伪。安拉说:
“我必以些微的恐怖和饥馑,以及资产、生命、收获等的损失,试验你们,你当向坚忍的人报喜。他们遭难的时候,说:‘我们确是真主所有的,我们必定只归依他。’这等人,是蒙真主的祜佑和慈恩的;这等人,确是遵循正道的。”(《古兰经》2:155-157)
诚然,灾难并非是安拉考验我们的唯一途径。安拉的考验也可以恩泽、财富、健康、子嗣、家庭等不同的形式。享有如此恩泽的人确实也是在严峻的考验中。许多名人和富豪拥有巨大的财富和名望,但他们并不感赞安拉,而是生活在罪恶和邪恶中。安拉说:
“你们应当知道你们的财产和子孙只是一种考验,在真主那里有重大的报酬。”(《古兰经》8:28)
因此,我们看到,安拉通过逆境考验人们,也通过恩泽考验人们,但无论哪一类型的考验,信士都应该是感赞安拉的。《古兰经》云:
“你们在财产方面和身体方面必定要受试验,你们必定要从曾受天经的人和以物配主的人的口里听到许多恶言,如果你们坚忍,而且敬畏,那末,这确是应该决心做的事情。”(《古兰经》3:186)
总之,当灾难降临一位信士的时候,他应该知道,其中有许多益处,即使开始不是很明显也罢。通过磨难,罪恶得以洗涤,心灵得以净化;通过考验,信仰得以坚定,而只有坚韧者才会如此。由此,安拉报酬他所意欲的,在今世或者后世。安拉说:
“唯坚忍者,获此美德,唯有大福分者,获此美德。。”(《古兰经》41:35)
伊斯兰如何看待磨难(4/5)
- 由 J. 哈什米(?2013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06 May 2013
- 最后修改时间 06 May 2013
- 打印: 254
- 查看: 36,566
- 评论人: 0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当灾难袭击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抱怨,反而应该感到欣慰,因为我们像众先知一样,是安拉正义的仆人,他们都曾经历考验和磨难。先知易卜拉欣和他的儿子(愿安拉赐福他父子),都曾经历过最严峻的考验。安拉命令先知易卜拉欣牺牲他的儿子伊斯玛仪。毫无疑问,执行这一命令对先知易卜拉欣来说非常艰难,因为他会失去晚年所得的爱子!但先知易卜拉欣还是坚韧地顺从了安拉。不仅如此,伊斯玛仪面对考验,也表现出令人赞叹的依然顺从,他情愿牺牲自己。
这是安拉对先知易卜拉欣意志的一个考验。如果先知易卜拉欣或他的儿子信仰薄弱,他们就无法经受安拉对他们的考验,也享受不了安拉因他们坚定的信仰和顺服而恩赐的报酬。就在先知易卜拉欣正要牺牲他的儿子时,一只公羊出现了,安拉告诉他以此羊代替献牲。作为一种回报,安拉承诺他们为大地上的领袖。安拉对先知易卜拉欣和他的儿子说:
“他们俩既已顺服真主,而他使他的儿子侧卧着。我喊叫说:‘易卜拉欣啊!你确已证实那个梦了。’我必定要这样报酬行善的人们。这确是明显的考验。”(《古兰经》37:103-106)
又说:
“当时,易卜拉欣的主用若干诫命试验他,他就实践了那些诫命。他说:‘我必定任命你为众仆人的师表。’易卜拉欣说:‘我的一部分后裔,也得为人师表吗?’他说:‘我的任命,不包括不义的人们。’”(《古兰经》2:124)
毫无疑问,当先知易卜拉欣奉命牺牲他的儿子时,他当时或许对此不情愿,但是他还是完全地服从了全能的安拉。这就是说,即使有些事情你可能不喜欢,但它确是有益的。正如安拉所说:
“……也许你们厌恶某件事,而那件事对你们是有益的;或许你们喜爱某件事,而那件事对于你们是有害的。真主知道,你们确不知道。”(《古兰经》2:216)
另一个例子是,先知优素福(愿安拉赐福他)。《古兰经》提到了许多先知优素福在他的生活中面临各种考验和磨难的详述。他的父亲非常地喜爱他,这使得他的众兄弟嫉妒万分。他们图谋陷害他,最后把他扔进了一口深井里。一伙过路者经过那口井,其中一个人放下他的桶准备要吊水。他说:“好消息!这里有一个男孩。”他们把他当作商品进行了买卖。这样,先知优素福被卖到了埃及很远的地方当奴隶。一位埃及地方总督买了他,先知优素福尽职尽责地劳苦,为他的主人服务。但更加严厉的考验也随之而来。总督的妻子很漂亮,试图勾引优素福。这对先知优素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他以坚定的毅力拒绝她的亲近。有一天,总督的妻子把先知优素福骗到自己的房间,关好门窗,极力诱惑他,优素福转身而去时,她从后面撕破了他的衣服,紧跟着她的丈夫进入房间。她指控先知优素福强奸她,但优素福否认,而当总督看见他的衬衫是从后面撕破的时,他要求他的妻子向全能的安拉忏悔。她开始密谋策划,对先知优素福进行陷害,她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接近她,要么被送进大牢。他选择了后者,于是被送进了监狱。
当我们遭受灾难时,我们应该思考先知优素福当时所经历的那些考验:多年的奴役和监禁。然而,先知优素福虽历经种种磨难,但依然坚信安拉。他从不怨恨降临给他的灾难,而是以借机向安拉祈祷。最终,在许多年后,安拉回报了先知优素福坚定不移的信念。同一牢房的一位狱友做了一个梦。安拉赋予了先知优素福解梦的能力。因此,先知优素福为他的狱友解梦,告诉他(狱友)将会被释放,将会为国王效力。的确,预言验证了,那人真的被释放了,并为国王工作。
一天,国王做了一个梦。该故事在《古兰经》中这样被记述到:
“国王说:‘我确已梦见七头胖黄牛,被七头瘦黄牛吃掉了,又梦见七穗青麦子,和七穗乾麦子。侍从们呀!你们替我圆圆这个梦。如果你们是会圆梦的人。’”(《古兰经》12:43)
先知优素福的前狱友,他当时正侍奉于埃及国王,他立刻想起了优素福。他向国王说起了先知优素福,于是优素福被邀去解梦。先知优素福告诉国王,将会有七年的丰收,之后紧跟着是七年的干旱和饥荒。他建议国王在丰收的七年储存粮食,以便干旱和饥荒来临的时候备用。
国王为此非常高兴,他不仅释放了先知优素福,而且任命他到政府一个很高的部门任职。因此,安拉在逆境背后设立了许多的益处;如果先知优素福没有被众兄弟丢弃在井里,就不会被卖为奴隶,也不会被关进大牢,之后他就不会被国王发现,并被重用。的确,先知优素福只有历经这一切磨难才会实现这一地位。因此,当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磨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或许安拉是把我们推向我们所不知道的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先知苏莱曼同样历经考验,只是方式不同,他得到是巨大的财富和权力。历史事实证明,财富和权力会使人腐化。然而,先知苏莱曼是一位始终保持虔诚和敬畏的国王。《古兰经》云:
“我确已考验素莱曼,我曾将一个肉体投在他的宝座上,然后,他归依真主。”(《古兰经》38:34)
事实上,安拉的所有先知都经历过考验,这表明安拉赐予考验在他的正义的仆人上,我们应该能成为他们的同伴而感到自豪。我们同时应该在苦难的时代,效仿他们坚定的行为。
伊斯兰如何看待磨难(5/5)
- 由 J. 哈什米(?2013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13 May 2013
- 最后修改时间 13 May 2013
- 打印: 245
- 查看: 38,237
- 评论人: 103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本文中的所有论述,可归结为以下几个问题:当灾难来袭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处理悲伤?大地上的每个人在其生活中都将面临一些悲伤,且一些人的遭遇胜过另一些人的遭遇。人们以不同的方式看待着悲伤,但作为信士应该如何看待悲伤?
首先,作为一位信士应该认识到,福祸均来自于安拉。《古兰经》云:
“祸福都是真主所降的。”(《古兰经》4:78)
既然这一切都来自安拉,那么我们应该认识到,安拉是至爱的(Al-Wadud)和仁爱的(Al-Barr)。因此,安拉所命令的一切都是有益于我们的,只是我们不能立刻看到是什么。全能的安拉说:
“……也许你们厌恶某件事,而那件事对你们是有益的;或许你们喜爱某件事,而那件事对于你们是有害的。真主知道,你们确不知道。”(《古兰经》2:216)
伊斯兰大学者伊玛目哈桑·巴士拉说:“不要怨恨灾难的到来和灾难的发生。也许你所厌恶的,会拯救你;也许你所喜爱的,则是你的末日。”
例如,一个人被解雇了,这也许是一种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的开始,只是他可能不会这样选择。我们知道,安拉通过灾难可以赦免一个人的罪责。据麦斯欧德·本·萨德·本·马立克传述,他的父亲说:
“安拉的使者啊!在今世,谁是最经受考验和磨难的人?”他回答说:“众先知,及像他们的人(即虔诚者和敬畏者)。一个人将会依照他的虔诚和信仰而经受考验。如果他是一个信仰坚定的人,他就会受到更严峻的考验。同样,如果他是一个信仰薄弱的人,他只会经受相应的考验。一个人只有饱经磨难,其罪责才会被获释。”(《伊本·汗巴尼圣训集》,第2901段圣训)
法德尔·本·萨哈尔说:
“有智慧的人不应忽视灾难中的赐福,因为它(灾难)涤除罪恶,消除过失,让人学会坚韧,在健康之时让人记起恩典,号召人去忏悔,并鼓励人去施舍。”
信士当灾难来临时,应该归依安拉。只有这样,才会使他清晰地知道,他活着只是为了崇拜独一的安拉。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和生活的目的。安拉在《古兰经》中说:
“我创造精灵和人类,只为要他们崇拜我。”(《古兰经》51:56)
通常,当身体健康和生活富足的时候,人们就会忘记去崇拜他的主宰。而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人们才会记起祈祷。因此,通过这种经受磨难的方式,提醒我们去实践我们被造的目的。伊斯兰大学者伊本·泰米叶说: “使人归向安拉的灾难胜过使人忘记安拉的恩典。”
伊玛目苏福扬说: “一个人所厌恶的胜过他所喜悦的,因为他所厌恶的会使他祈求安拉,而他所喜欢的会让他忽视(祈祷)。”
因此,当灾难袭来时,我们应该感赞安拉:“一切赞颂全归安拉”(Al-Hamdu Lillah)。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说:
“信士的情况是多么美好啊!凡事对他都是好的:他遇到恩典时感谢安拉,这对他无疑是好的;他遭受磨难时表现坚忍,这无疑对他更有禆益。”(《穆斯林圣训实录》)
当大学者伊本·泰米叶被误判入狱时,他认为这是他的敌人给他的一种祝福。谢赫利用这段时间更加地崇拜安拉。他说:“我的敌人能奈我何?……监禁是独居幽静(崇拜安拉的机会),砍头是为教殉身,流放是漫游大地。”
先知穆罕默德说:
“一个穆斯林在遭遇灾难后只要念:‘我们属于安拉,我们必将归于安拉。安拉啊!在此次灾难中求你保护我,并给我补偿更好的。’安拉一定会以更好的补偿他。” (《穆斯林圣训实录》)
我们应该铭记,安拉只考验他所喜爱的仆人。先知说:
“最大的报酬伴随着考验。安拉所喜爱的仆人,必经受考验。凡接受者,便获得了安拉的喜悦。”(《提尔密济圣训集》)
先知又说:
“通往乐园的路上,四周布满荆棘。”
灾难和悲伤是今世我们的罪过得以宽恕的一种方式,由此,我们在后世就不再为这些罪过而受到惩罚。先知穆罕默德说:
“考验将继续降临信道的男女——对于他们自己,他们的子嗣,他们的财富——直到他们在其中没有任何罪责的情况下与安拉相遇。“(《提尔密济圣训集》)
安拉降灾难于我们不是为了摧毁我们,也不是粉碎我们的意志,更不是要结束我们,而只是为了考验我们,试验我们的忍耐和信仰。如果不是因为考验和磨难,人们就会出现傲慢自大、得意忘形、冷酷无情,而这些将会导致人们坠入火狱的深渊。所以,至仁主降此疗法于我们,以治愈我们心中的这些疾病,并涤除导致我们犯罪的所有邪恶念头。
在今世生活中,当一些灾难袭击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铭记,安拉将会补偿我们,但我们必须表现出坚韧。最终的报酬,即使不在今世出现,必会在后世恩赐。在此,我们应该得到安慰。艾布·苏福扬在穆斯林保卫战中失去了眼睛,他要先知向安拉祈祷使他的视力恢复。先知问他,他的眼睛是宁愿在今世还是后世,艾布·苏福扬回答说,他宁愿在后世补偿。艾布·苏福扬之后又失去了他的另一只眼睛。
安拉说:
“我把我的慈恩降给我所意欲者,我不会让行善者徒劳无酬。后世的报酬,对于信道而且敬畏的人,将是更好的。”(《古兰经》12:56-57)
信士从不绝望于安拉的怜悯,而只是认为这只是安拉的一个考验。事实上,阿拉伯语“易卜劣斯”(Iblis,恶魔、撒旦)一词,源自“阿布拉斯”(ablasa)一词的根词,意思是“绝望”。当灾难袭击恶魔(当先知阿丹被造时,他被“降级”)时,他不认为这是来自安拉的益处,而对安拉的仁慈的绝望,于是开始了他的享乐的生活方式。同样,当灾难袭击一些人们的时候,他们借酒消愁,或用其他罪恶的东西来消除他们的悲痛。但是信士不会绝望,而是归依安拉,崇拜安拉。安拉使世人消除疑虑:
“誓以上午,誓以黑夜,当其寂静的时候,你的主没有弃绝你,也没有怨恨你;后世于你,确比今世更好;你的主将来必赏赐你,以至你喜悦。”(《古兰经》93:1-5)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