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穆罕默德传记(1/12):先知诞生前的阿拉伯半岛
- 由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14 Dec 2009
- 最后修改时间 24 Dec 2023
- 打印: 1,780
- 查看: 225,449
- 评论人: 132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在这段历史时期,阿拉伯半岛可分为三大块,各自都产生不同的影响。
北部地区处在信奉拜火教的波斯帝国和信奉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的夹击之下,这两个帝国,又互争雌长常起磨擦,迭生恶战,胜胜败败,遍地烽火。生活在两大帝国之下的北部的阿拉伯人自然也处在分裂状态中,不断地变换着效忠的对象。
南部阿拉伯地区是盛产香料的地方,被罗马人称为“阿拉伯香料沃土”(包括今日也门和沙特阿拉伯南部地区)。香料是人们垂涎的财富。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国王尼格斯与拜占庭结盟,公元6世纪,拜占庭允许埃塞俄比亚人占有这片肥沃的土地。在残酷无情的征服到来之前,南部的阿拉伯人开辟出了通往阿拉伯中部沙漠地区的贸易通道,同时也把先进的行政制度带给了生活在沙漠地区的贝都因人(游牧人)。那时,贝都因人已成为商队的向导,还在绿洲地区建立了贸易区。
如果这些定居的人们的财富是乳香,那么居住在干旱地区的贝都因人的财富则是椰枣树。定居者拥有奢华的香料,游牧民(贝都因人)则需要生存的食物。没有人认为希贾兹(汉志)(根据南部一位诗人的描述,希贾兹:没有小鸟欢唱,没有绿草茵茵)地区是一块令人垂涎的财富。因而,希贾兹地区的各部落从未体验过被征服或被压迫的厄运,他们从未被迫向任何人说过“尊敬的先生”。
贫穷成了他们的天然的保护屏,但令人怀疑的是他们是否感觉到贫穷。人只有在感觉到贫穷的时候,才会嫉妒富人,但这些贝都因人并不嫉妒任何人。他们的财富在于他们的自由、在于他们的荣誉、在于他们高贵的祖先、在于他们十分熟练的艺术——诗歌。现在我们称之为“文学”的艺术都集中于这一艺术中。他们在诗歌中歌颂自由、勇敢,颂扬友谊、贬斥敌人,咏唱部落的英雄和美女。他们坐在炉火边吟诵着他们创作的诗歌,盛赞蓝天之下无边无际的沙漠。他们的诗歌见证着人类的伟大,为我们描绘出一副十分壮观的景象——在荒无人烟的地球一隅,人永不停息地跋涉的壮观景象。
对于贝都因人而言,语言像锋利的宝剑一样有力。当敌对的部落在战场上相遇,双方都会推出自己最优秀的诗人,来颂扬自己部落的勇敢、高贵,来灭敌方之威风,交战的每一方都试图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从现代战争的理念来看,他们之间的战争与其说是战争,倒不如说是炫耀荣誉。那时到处充满动乱、不安。不像现代战争一样,那时的战争造成的伤亡很少。他们分配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以此表明战争的经济目的。当一方或另一方承认失败,双方清理战斗中阵亡的人数,胜利的一方给失败者一定的血金——给被征服者的赔款。这样部落之间依然维持着健康的平衡。他们对待战争的这种态度,与现代所谓的文明社会对待战争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然而,现在的麦加一如过去一样仍然具有重要的位置。因为克尔白就在麦加,克尔白是人类为崇拜安拉建立的第一座建筑。古老的克尔白是人们拜主的朝向。1000多年以前,先知苏莱曼(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立了圣殿。而苏莱曼的远祖易卜拉欣(亚伯拉罕)和他的大儿子伊斯玛仪修建了克尔白大殿的基础。古莱氏部落中一位名叫古萨伊的部落首领定居于此,这就是麦加城形成的由来。克尔白附近有一眼泉,被称为“渗渗泉”,该泉眼的起源亦与易卜拉欣有关。正是这眼泉水救了尚在襁褓中的伊斯玛仪的生命。《圣经》中也提到了此事:
“神听见童子的声音。神的使者从天上呼叫夏甲说,夏甲,你为何这样呢,不要害怕,神已经听见童子的声音了。起来,把童子抱在怀中(怀原文作手),我必使他的后裔成为大国。神使夏甲的眼睛明亮,她就看见一口水井,便去将皮袋盛满了水,给童子喝。神保佑童子,他就渐长,住在旷野,成了弓箭手。”(《圣经》创世纪21:17-19)《诗篇》也说:“他们经过流泪谷,叫这谷变为泉源之地。并有秋雨之福,盖满了全谷。”(《圣经》诗篇84:6)
因为有了水源,麦加逐渐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贸易中心。波斯人和拜占庭人之间的战争使得处于阿拉伯北方地区——连接东西方贸易的通道被切断,埃塞俄比亚人对阿拉伯南方地区的破坏,严重地影响了南方地区的实力和繁荣。还有,麦加作为朝觐中心,也强化了麦加的优势,强化了麦加城的保护者古莱氏人的地位。麦加人的高贵(麦加的阿拉伯人是先知易卜拉欣的儿子伊斯玛仪的后裔)与他们的财富,还有他们的信仰,这一切因素结合起来,使他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与其他民族比较,他们有更高的威望,犹如辉煌的太阳与灿烂的群星比照。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他们生活中已经远离了他们伟大祖先易卜拉欣与众先知的教导,加上他们居住在封闭的沙漠,这一切导致了偶像崇拜的产生。他们开始相信偶像会在安拉那里为他们说情,所以举行仪式时,他们就崇拜那些偶像。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家族、甚至每一个房间,都安放着偶像。在克尔白大殿和院子里也安放着三百六十多尊偶像——先知易卜拉欣为了崇拜独一的安拉而修建的克尔白大殿——那时的阿拉伯人不但崇拜雕塑的偶像,而且还崇拜一些超自然的现象。他们相信天使是安拉的女儿,酗酒和赌博蔚然成风。杀害女婴罪十分普遍,甚至女孩一生下来就被活埋。
先知穆罕默德传记(2/12):从诞生到成年
- 由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14 Dec 2009
- 最后修改时间 14 Dec 2009
- 打印: 1,442
- 查看: 219,898
- 评论人: 0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先知的诞生
公元570年(另外一种说法是571年),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于他)诞生于麦加,即今日之沙特阿拉伯王国麦加市。先知穆罕默德的父亲阿卜杜拉是古萨伊——麦加的建立者——的玄孙,属于古莱什部落的哈希姆家族,先知穆罕默德的母亲阿米娜是古萨伊弟弟的后裔。阿卜杜拉随着商队从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回家的途中,顺道去拜访麦加北部一个绿洲地带的亲戚,不幸染病身亡,这是先知穆罕默德出生前几个月发生的事。
当时的古莱什人,有把新生的婴儿送到沙漠地区,寄养在奶妈家的习惯,让孩子在乡下贝都因人那里度过童年。这一方面是为了使孩子的体格强健,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孩子在贝都因人那里体验祖先的生活方式,让孩子在广袤沙漠的陪伴下,有机会亲历自由的生活。海丽麦(Halima)是先知的乳母。幼年的先知和这一家贝都因人一块儿度过了四五年的光景。他能走路的时候就开始牧放羊,学习沙漠的生活方式。
他6岁的时候,回到母亲的身边。后来母亲带他到遥远的叶斯里布(麦地那古称),他的父亲就是在那里去世的。在从叶斯里布返回的路上,先知的母亲也染上了重病,这是一种在绿洲地区流行的传染病。最终母亲在半途中去世。从此,年幼的穆罕默德在祖父阿卜杜·蒙塔里卜的保护下生活。阿卜杜·蒙塔里卜是哈希姆家族的族长。先知8岁的时候,阿卜杜·蒙塔里卜离世而去,先知又在新的族长伯父艾布·塔里布的保护下生活。这一时期的先知牧放过羊群。9岁时,伯父开始带他到叙利亚经商,以便教他学会做生意。
他继续做生意,不久他就以诚实可信闻名于麦加。在麦加,有一位著名的贵族富孀名叫海迪哲,先知的诚实可靠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他那“艾敏”(忠诚可靠的人)的称号深入她的脑海,遂雇佣他为她经商,派他前往叙利亚交易一批货。当他成功地完成生意以后,海迪哲被他那完美品德折服,于是主动提出要嫁给他。此时,先知刚年满25岁,而海迪哲已近40岁了。海迪哲把自己的奴隶宰德送给了先知,先知又使宰德成为自由人。当宰德的亲人为宰德缴纳赎金时,先知的高尚行为有一次打动了宰德和他的亲人,宰德决定留下来和先知生活在一起。海迪哲为先知生育了6个孩子,其中包括一个男孩卡西姆,这个男孩在先知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前去世了。
现在,先知成了一个富裕的人,受人敬重,人们羡慕他的慷慨和优美性格。他的未来似乎是一帆风顺的,他重建了家族的威信,他可以成为麦加有影响的人物,以贵族富翁的身份终结一生。他可以斜倚在克尔白的阴影下,轻松舒适地度过一生。然而他心怀天下人,他的思想不能平静下来,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思想愈来愈不平静。就这样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年。
胡纳法(远离偶像崇拜的人)
麦加人声称他们是易卜拉欣之子伊斯玛仪的后裔,易卜拉欣为了崇拜独一的安拉,修建了他们身边的圣殿克尔白,克尔白又叫安拉的殿堂。但是在那个时代,克尔白里面安放了不少偶像,他们认为这些偶像是安拉的儿女,是替他们说情的。只有极少数的人士厌恶这种偶像崇拜,数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渴望易卜拉欣的宗教。这些寻求真理的人称之为“胡纳法”,这一词语的原来的含义是“努力摆脱偶像崇拜的人们”。这些“胡纳法”没有形成一个社团,但是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不停息地寻求真理,先知穆罕默德就是其中之一。
先知穆罕默德传记(3/12):最初的启示
- 由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14 Dec 2009
- 最后修改时间 14 Dec 2009
- 打印: 2,524
- 查看: 227,608
- 评论人: 0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在这段时间内,先知的许多愉快梦境都一一得到证实——真梦。他觉得需要一段时间的独处静修。这样他就寻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在环绕麦加的群山中他找到了一个洞穴(希拉洞),并幽居在洞中静静思考周围的世界及人们的状况。他带着食品,连续几天在山洞隐居。没有了吃的,就自己回家去拿。白天,山上热浪滚滚,夜晚,沙漠晴空万里,闪烁的群星似乎可以穿透双眼。苍穹中,充满许多“迹象”。在这些迹象之中,有不为一般人所了解的交流方式。安拉给了他这一交流方式。先知为即将来临的重大使命进行准备。这一使命就是:伟大的圣位,以及向自己的族人和全人类传达安拉的宗教的艰巨任务。
伟大的使命终于来了。是在尊贵的赖买丹月(斋月)的夜晚来的。穆斯林熟知这一夜晚,它就是著名的“高贵之夜”。
先知一人独居在希拉山洞。专门负责传送启示的天使哲布依勒——就是曾到尔萨(耶稣)之母麦尔彦(玛丽亚)跟前的那位天使——来到他的跟前,他感到很紧张。天使命令他说的第一个词语就是:“你读”,但是先知说:“我不会读。”天使紧紧地拥抱了他,然后发出同样的命令:“你读”,先知还是说:“我不会读”。如此重复了两次。天使又一次抱住了他,这次抱得更紧,接着放开他,说出了安拉给先知的最初的启示的:
“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古兰经》96:1-5)
就这样,在这一富有意义的事件中,安拉开始给人类降示他的最后的启示。1400年前,这位伟大的阿拉伯人在空旷的山谷中所经历的这一奇特事件,是一桩非同寻常的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引起了世界的变革,影响了数以千万计的男男女女,建立了伟大的城市与伟大的文明;这一事件造就了一支伟大的军队,这支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从而引起茫茫沙漠上前所未有的荣耀和繁荣;这一事件把许多人引领到乐园的大门,从乐园之门放眼瞭望,还会看到无数面带微笑的人群。“你读”的声音在希贾兹(汉志)山谷上空回响,这一声音打破了这个世界原有的生活方式。穆罕默德,这个伟人,就在这个山洞中接受了这一连山岳都为之震颤的使命,这一重任之重,足以压碎他脚下的巨大山石。
从那一刹那起,他似乎感觉到有人紧追着他。当他从山上下来时,听见一个声音在高喊:“穆罕默德啊,尔乃主之使者,吾乃哲布依勒天使也。”他抬头一看,看见哲布依勒天使充满天际。无论他转向那里,天使都出现在他的视野。他匆忙跑回到家里,对妻子海迪哲大声说:“快给我盖上被子,快给我盖上被子。”海迪哲让他躺下,给他盖上被子。先知心神安定下来以后,就把自己所遇到的事告诉了海迪哲。他很担心自己,海迪哲则安慰他说:
“绝不会的,以安拉的名义发誓!安拉绝不会使你受辱,因为你接续骨肉,扶助穷人,慷慨待客,帮助遭遇灾难的人。”[1]
海迪哲从自己丈夫的身上看到的是诚实、公正、助人的高尚品德,因此她认为安拉不会使他遭受侮辱。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个追随先知、第一个归信伊斯兰的人就是先知的妻子海迪哲。随后,海迪哲带着丈夫一起去看她的堂兄叔叔瓦拉格——一位精通两种语言的基督教学者。瓦拉格听了先知的叙述后,确定他就是《圣经》中预言的即将出现的先知,他还证实在山洞中出现的那位天使就是哲布依勒天使,是奉命传送启示的天使,他说:“这就是安拉曾降示给先知穆萨的‘纳目斯’(哲布依勒大天使)”[2]
从此以后,先知穆罕默德不断接受到安拉的启示,他的弟子把这些启示背记下来,并记录在一块块的羊皮或者其他能写字的东西上。
《古兰经》或“被诵读的经文”
穆斯林以极其虔诚的心情对待哲布依勒天使传达给先知的经文,他们从未把先知自己所说的话与《古兰经》的经文混淆在一起。前者是“圣训”或“圣行”,后者是天经。天使哲布依勒传述给先知的,就是著名的《古兰经》。“古兰”意为“诵读”,也就是说,那些不识字的人也能够背记和诵读。
先知穆罕默德传记(4/12):在麦加遭受迫害
- 由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14 Dec 2009
- 最后修改时间 14 Dec 2009
- 打印: 2,329
- 查看: 228,018
- 评论人: 132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早期的皈依者
先知在为圣的最初几年,只向他的家人和关系密切的朋友们宣传伊斯兰。第一位皈依伊斯兰的妇女是他的妻子海迪哲;第一位皈依伊斯兰的儿童是他的堂弟阿里,阿里一直生活在他的养育之下;第一位皈依伊斯兰的奴隶是宰德,先知亲自释放了他,使他获得自由;先知的好友艾布·伯克尔是第一位归信伊斯兰的成年的自由人,多年以后,先知对他说:“凡是我号召加入伊斯兰的人,没有一个人不犹豫的,但是你艾布·伯克尔毫不犹豫的归信了伊斯兰。”
后来,先知接到安拉的命令,要他公开宣传伊斯兰,公开反对偶像崇拜。起初,古莱氏的权贵们并没有在意这一小群行动怪异的人,他们把先知的行为看作一个自欺欺人的小事件。但是很快他们注意到先知的教诲吸引了许多穷人和受压迫者(这些人被看作是极具颠覆性的人),他们认为这些人将威胁到他们的宗教和麦加的繁荣,将与他们的公开冲突,影响他们的利益。麦加的权贵们知道这些人的力量在于他们的团结,因为在叶斯里布(麦地那)因部落分裂而导致严重冲突,这对麦加人来说就是一个先例,一个明显的教训,这样的冲突也有可能发生在麦加,他们不得不加以提防。于是麦加人开始等待攻击穆斯林的机会。但是他们担心,如果穆罕默德遭到他们的攻击,哈希姆家族中肯定会有人出面保护穆圣。于是他们开始侮辱穆罕默德的人格,因为侮辱人格不违反不使用暴力的承诺,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侮辱还是最为有效的武器。先知的保护者艾布·塔利布,为了先知个人的人身安全,以及家族的安全,曾试图劝他放弃伊斯兰的宣传,但是先知却果断地说:“叔叔呀,指安拉发誓,纵然他们把太阳放在我的右手,把月亮放在我的左手,想让我放弃宣传伊斯兰,那绝对办不到。要么安拉让这个宗教胜利,要么我为它捐躯。”艾布·塔利布叹了口气说:“侄子呀,坚持宣传你的所爱吧,我绝不会弃你不顾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先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古莱氏权贵们的权威受到削弱,他们的家庭出现分裂,麦加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当降给先知的一系列启示开始否定麦加富豪财阀们的统治,先知的影响力开始直接威胁到麦加原有的统治秩序时,富豪财阀们也开始变本加厉地迫害先知和他的追随者们。艾布·哲海里与艾布·赖海布一起率众反对先知。后来反对先知的头目是年轻气盛的艾布·苏福扬,此人行事更加细腻、处理事务更有才华。有一天,先知的叔叔哈姆泽打猎回来,有人告诉他先知的反对者们正在侮辱先知,虽然到此时为止,在对于古莱氏人与先知的冲突上,哈姆泽仍然保持中立态度,但在此刻,哈姆泽闻言后勃然大怒,鞭打了正在侮辱先知的艾布·哲海里,并宣布他也追随了伊斯兰。
迫害开始
经过三年的秘密传教后,先知接到安拉的命令:“你应当起来,你应当警告”,从此,宣教从秘密转入公开。他指出偶像崇拜是迷信,是灾难,还进一步指出,昼黑的循环更替、人类的生老病死、万物的生生不息,都显示了安拉的大能、证明了安拉的独一。与此同时,先知开始公开反对偶像崇拜,古莱氏人也采取了相应地敌对行动,开始穷凶极恶地迫害先知和那些无依无靠的穷苦追随者,他们嘲弄先知、侮辱先知的人格。但他们尚不敢贸然采取行动杀害先知,因为他们害怕哈希姆家族复仇。先知凭借安拉赐予的能力,继续进行宣传,他警告、呼吁、提醒人们当心火狱的惩罚。与此同时,古莱氏人尽其所能,挖苦先知的教诲、嘲弄他的追随者。
穆斯林流亡阿比西尼亚
先知宣教的4年中,信仰伊斯兰的大部分人都是贫穷的没有社会地位的人,他们无力反对压迫。他们只能忍受着残酷的迫害。在这种情况下,先知建议他们设法进行迁移。至少在目前的形势下,迁移是最佳的选择。于是他们流亡到阿比西尼亚(即今日之埃塞俄比亚)。先知告诉他们,在那里,信仰基督教的国王纳贾什将会很好地接待他们。公元614年,大约80多位追随者逃亡到这个基督教国家[1]。
这表明先知开始与外国力量的结盟,这一行动使得麦加人大为恼火。于是他们派遣特使到纳贾什国王那里,要求引渡这些穆斯林。一场剧烈的辩论发生在纳贾什国王的宫廷,最终穆斯林赢得了胜利。他们第一次显示了穆斯林与基督徒一样崇拜的是同一个安拉,他们还诵读了《古兰经》中描述处女麦尔彦(玛丽亚)的经文,纳贾什国王听了这些经文,禁不住哭了起来,并且说:“的确,这与耶稣所传达的信仰是同源的。”
尽管迁移阿比西尼亚是被逼无奈之举,但穆斯林的这个团体确实在一天天壮大,古莱氏被深深震惊了。那时阿拉伯人常在克尔白跟前举行偶像崇拜活动,克尔白是阿拉伯人朝觐的圣地,古莱氏人是圣地的第一保护者,是最先享受克尔白之利益的人。在朝觐的日子里,他们派人守候在路上,警告来朝觐的人们留心一个疯子[2] 的宣传。在另一方面,古莱氏人正在试图与先知谈判,以达成一项协议。他们提出的建议是,如果先知妥协一下自己的宣传,为他们的偶像留出一席之地,保留偶像在安拉那里的说情权,他们可以接受先知的宗教;如果先知不再攻击他们的偶像,他们就让先知称帝,当他们的国王。但是,安拉的先知断然拒绝他们这一要求,使他们谈判的努力化为泡影。
欧麦尔的归信
在麦加,令许多古莱氏人感到恐惧的欧麦尔·本·罕塔布归信了伊斯兰。这是一件非常有影响力的事件。
随着这个新的宗教不断取得一个接一个的成功,它的影响也愈来愈大。然而这一宗教与欧麦尔从小所信仰的宗教截然不同,这使得欧麦尔不能忍受,他的胸中燃起了仇恨的怒火。他发誓要杀掉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于他),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在采取行动之前,他对自己的家里的人进行一番调查,得知他的姐姐和姐夫已经信仰了伊斯兰。他破门而入,发现姐姐和她的丈夫在读《古兰经》的《塔哈》章。姐姐承认他们已经信仰了伊斯兰。欧麦尔狠狠地打了姐姐一耳光。但他即刻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态度也缓和了下来,接着他要求看看他们刚才所读的经文。姐姐要求他洗小净之后才允许他触摸《古兰经》,欧麦尔沐浴净身后,她才把《古兰经》文给了他。这几节经文,完全彻底地征服了他。《古兰经》温和的字眼打动了他,永远改变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接着他径直去找先知,接受了伊斯兰。
像欧麦尔这样的人,社会地位很高,古莱氏人不敢贸然攻击他们。但是更多的穆斯林则是穷人或者是奴隶。穷人被毒打,奴隶被折磨,奴隶主们要求他们宣布放弃新的信仰。对此安拉的使者也无力帮助受难的穆斯林。
黑人奴隶比俩里被剥掉了衣服,捆绑了手脚,扔在烈日下暴晒,他的胸部还压着一块大石头,他快要渴死了。多神教徒们要求他放弃信仰,但他的唯一回答是:“安拉是独一的,安拉是独一的。”在这危急关头,艾布·伯克尔发现了他,用高得离谱的价格买下了他。他被带到先知的家,在那里得到治疗,他的伤势好转了。他后来成为先知最亲密、最优秀的圣门弟子。后来,规定穆斯林要集体礼拜时,他成为伊斯兰历史上第一个宣礼员(在清真寺高声呼唤人们到清真寺礼拜的人)。这个消瘦而高个的人,有一幅洪亮的嗓子,在浓密苍白的头发下,一张坚强有力的面容。虽曾被太阳灼烤过,被严刑折磨过,但他对独一安拉的信仰,对先知穆罕默德的热爱丝毫没有动摇过。
不义的文书及文书被毁
古莱氏人的所有阴谋都以失败而告终,于是,在艾布·哲海里的领导下,麦加的统治集团起草了一封文书,他们在文书中宣告:对所有哈希姆家族的成员进行制裁,任何人不得与哈希姆家族有贸易往来,除非哈希姆家族宣布先知从事的宣传活动为非法,他们还禁止任何家族与哈希姆家族的人通婚。(文书写好后,贴在克尔白的内墙上。)接下来的三年里,先知和他的家族成员只好离开麦加,生活在麦加附近的一个山谷(艾布塔利布山谷)里。
古莱氏人中一些心底善良的人,对遭到制裁的朋友和邻居非常担忧,他们同情他们,四处活动,设法修改或撤销悬挂在克尔白的盟约。但是他们发现除了“以安拉的尊名”几个字以外,白蚁吞噬了制裁文书的所有内容。当麦加的权贵们看到这一奇迹时,只好宣布取消制裁。先知又得到了在麦加往来的自由。当然,反对者们的反对活动依然如故,且有增无减。,先知在麦加人中间的宣教没有多大的成效,他到塔伊夫去宣传,也遭到失败。有一年朝觐期间,他偶然碰到了想了解他的宣传内容的一群人,这使他感到欣慰。
先知穆罕默德传记(5/12):迁移的历史背景
- 由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14 Dec 2009
- 最后修改时间 14 Dec 2009
- 打印: 1,465
- 查看: 218,341
- 评论人: 132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来自叶斯里布(麦地那)的人
叶斯里布人来麦加主要是为了履行朝觐的义务,这座城市距离麦加200多英里,就是现在闻名于世的先知之城——麦地那。叶斯里布城位于一座绿洲上,地理位置优越,它是一座幸运的城市。它出产的椰枣至今闻名于世,迄今还是这样。但这座城市在另一方面又是一座不幸的城市,它的上空始终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无休无止的部落冲突此起彼伏。犹太人与犹太人打仗;阿拉伯人与阿拉伯人作战;这群阿拉伯人与这个犹太团体结盟,那个阿拉伯部落与另外一伙犹太人成为盟友,然后两个集团之间又展开战争……。此时的麦加正处在繁荣阶段,而叶斯里布尚在战乱中消耗各种资源。他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把分裂的他们团结、联合在一起。
那时在叶斯里布,生活着一些犹太部落,他们中间还有一些学识渊博的拉比。犹太人经常对多神教徒说,在犹太人中间将会出现一位先知,当这位先知来临时,犹太人就要像消灭崇拜偶像的阿德人和赛莫德人那样,消灭阿拉伯人。
这时的麦加,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于他)已开始秘密向来访麦加的不同部落传达伊斯兰的讯息。有一天,先知在麦加郊区米纳山谷的一个名叫阿格白的地方,偶然的碰到一群人,先知与他们坐在一起,他们也十分乐意。这些人来自叶斯里布的哈兹拉吉(khazraj )部落。在听了先知的宣讲后,他们确认,此人就是犹太人曾多次向他们描述的先知。当时他们有六个人,这六个人都接受了先知的宣传,接受了伊斯兰。他们还希望先知能够用这个新的宗教,成为团结叶斯里布各部落的领袖。因为在叶斯里布还有一个叫奥斯的部落,这个部落与哈兹拉吉部落是同一祖先的后裔,但是多年来他们相互仇视,彼此间战火不断。他们决心回到叶斯里布后,积极宣传先知的信仰和观点。结果,在叶斯里布,没有一家不知道伊斯兰的讯息的。公元621年的朝觐季节,叶斯里布的一个代表团,有目的的与先知会了面。
第一次阿格白盟约
这个代表团由12人组成,其中5人在前一年与先知见过面,代表团中有2人是奥斯部落的代表。他们与先知又在阿格白地方与会面并宣誓效忠,宣誓的内容是:他们绝不以任何物举伴安拉(即成为穆斯林)、不偷盗、不奸淫、不杀害女婴,即使在最贫穷的时候、在所有正义的事情上,顺从先知的领导。这就是闻名于世的第一次阿格白盟约。他们准备回叶斯里布时,先知委派穆素阿布·本·欧迈尔为宣教师与他们一同前往,以便向一些新近皈依伊斯兰的人教授信仰的基本知识,向那些尚未皈依伊斯兰的人宣传信仰的真谛。穆素阿布以极大的热情宣传伊斯兰,成就非凡,几乎叶斯里布的每个家庭都有一名穆斯林。公元622年朝觐季节到来之前,穆素阿布回到麦加,向先知作了关于宣教的情况汇报,他告诉先知,叶斯里布那里穆斯林发展很快,告诉先知叶斯里布人的善意、潜在的力量以及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和信仰状况。
第二次阿格白盟约
公元622年,来自叶斯里布的朝觐者有75名穆斯林,其中有两名是女性。他们在朝觐开始之前到达麦加的。一天夜里,叶斯里布的朝觐者们睡熟以后,其中的穆斯林悄悄溜出,去事先安排好的地方与先知会面。在阿格白的一块石头下,他们向安拉的使者宣誓效忠,并邀请他迁到叶斯里布。当时还有先知的叔叔(安巴斯),其时,他还是个多神教徒,尚未归信,他之所以前来,是出于对侄子的喜爱和担心,他是来保护先知的。他警告穆斯林此次盟约的危险性以及责任是重大,如果他们愿意承担这一重大的责任,那么就作出承诺,并以行动证明他们的承诺。朝觐者中,有一位人曾两年前就在这个地方见过先知,他警告人们承诺的危险性,告诫人们要做好迎接危险的准备。随后人们宣誓忠于先知、爱戴先知,就像保卫他们自己和保卫妻子儿女一样保卫先知。这样,先知和他的追随者,定下了迁徙叶斯里布这件大事。
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战斗誓言”,因为此事关系到先知的安危,如果需要,穆斯林还要以武力保卫先知。此事发生后不久,穆斯林奉命迁徙叶斯里布。不久,安拉下降了《古兰经》文,允许穆斯林拿起武器,捍卫信仰。这几节经文是伊斯兰的历史上终于的里程碑:
“被进攻者,已获得反抗的许可,因为他们是受压迫的。安拉对于援助他们,确是全能的。.他们被逐出故乡,只因他们常说:‘我们的主是安拉’。要不是安拉以世人互相抵抗,那么许多修道院、礼拜堂、犹太会堂,清真寺——其中常有人记念安拉之名的建筑物——必定被人破坏了。凡扶助安拉的大道者,安拉必定扶助他;安拉确是至强的,确是万能的。”(《古兰经》22:39-40)
先知穆罕默德、穆斯林以及整个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到来了。这就是先知穆罕默德的最终命运,是他作为先知,面对那些受迫害、受压迫的穆斯林所做出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抉择——迁徙。一方面,这显示了先知的仁慈、坚忍,另一方面,正如基督教把这次迁移称为“公正的战争”一样是事在必行的。但对于他们所称的“公正的战争”,麦地那所降示的启示是这样描述当时的状况的:“……要不是安拉以世人互相抵抗,那么,大地的秩序必定紊乱了……”(《古兰经》2:251)。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先知和他的追随者遭受了威胁、侮辱、迫害,他们根本没有举手予以还击,进行自卫。他们的行为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人性忍受折磨的可能。现在环境已经改变了,如果伊斯兰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予以回击敌对势力。维护和平有其理由,进行战争也是这样。穆斯林从来没有忘记,人生来就有在不同水平上、用各种方式进行斗争的权力。这种斗争方式如果不是身体的,必定是精神的。忽视了这些的人,迟早会成为他人的奴隶。
预谋刺杀先知
穆斯林分成小组,潜出麦加,踏上了去往叶斯里布的道路,“迁徙”开始了,伊斯兰的纪元到来了。
对古莱氏人来说,一再容忍的时代已经过去,麦加城里的敌人穷凶极恶,他们为如何刺杀先知召开了一次规模宏大的会议。自从艾布·塔利布的去世以后,先知已失去主要保护者。但根据贝都因人世代相袭的规定,为了避免子孙流血冲突,所有的古莱氏人都墨守迄今为止依然有效的规定。古莱氏人的头领们都在想一个既能至穆罕默德于死地,又能避免哈希姆家族报复的办法。艾布·哲海里提出了一个罪恶的建议,与会者一致赞同,即从每个家族里选出一名精明强干的年轻人,每个人都给穆罕默德致命一击,这样,他们所有的人都沾上穆罕默德的血,也就是说由各部族共同承担血债,,这样一来,哈希姆家族的人断然不可能与所有的部族为仇,对所有人实施报复。
先知穆罕默德传记(6/12):迁徙
- 由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14 Dec 2009
- 最后修改时间 14 Dec 2009
- 打印: 1,499
- 查看: 220,638
- 评论人: 0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迁徙年(公元622年9月23日)
在此危难的时刻,先知和几位密友正在等待着安拉的命令。一旦命令来临,他们几个也将随之加入迁徙到叶斯里布(麦地那)的队伍当中。先知的迁徙要得到安拉的许可。终于,安拉的命令来了。先知把自己的一件大衣给了阿里,嘱咐阿里盖着这件大衣睡到他的床上,以迷惑那些企图杀害他的人,让他们误认为穆罕默德还睡在床上。不管是早晨还是夜间,只要穆罕默德从屋里走出来,谋杀者们就会趁机下手。夜幕降临后,谋杀者们悄悄包围了先知的家,籍安拉显示的奇迹[1],先知平安地从家里出来,径直去艾布·伯克尔家。随后,他俩一起出行,到达“绍尔”山洞,躲在那里直到搜寻他们的呼喊声消失。夜间,艾布·伯克尔的儿子、女儿、牧人为他们带来食物以及外面的消息。有一次,搜查的人离他们躲藏的山洞很近,甚至他们听到了搜查者说话的声音。艾布·伯克尔担心地说:“安拉的使者啊,如果他们朝脚下看一眼,他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先知回答:“难道两个人在一起时,安拉不是第三者吗?不要悲伤,安拉的确跟我们在一起。”[2]他俩在山洞里躲避了三天,此时,古莱氏人的盘查活动也暂告一段落。到了晚上,他们走出山洞,在向导的带领下,踏上了通往叶斯里布漫漫长路。
旅途漫漫,道路陌生,这几位逃亡者历经艰辛,终于到了叶斯里布郊区一个叫古巴的地方(622年9月23日)。早在几个星期以前,叶斯里布的人们已经得到先知离开麦加前往叶斯里布的消息,所以每天早晨,他们跑到郊外等待先知的到来,直到太阳正午炎热难耐时才返回寻找避热的地方。有一天,他们等了很久,等得人们都疲倦了。正当炎热之时,先知和他的伙伴到达了叶斯利布。一个在外干活的犹太人看见了先知他们的到来,他大声喊叫穆斯林,说他们盼望的人已经到了。
先知在古巴村逗留了几天,在此地修建了伊斯兰历史上的第一座清真寺。先知他们离开麦加三天后,阿里步行迁徙,在古巴村赶上了先知。尊贵的先知、来自麦加的迁徙者,还有古巴的辅士,带着阿里一起到达麦地那[3],人们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
在麦地那的历史上,麦地那人从未见过这样充满光明的日子。先知的一位弟子艾奈斯说:“当圣人进入麦地那时,我也在场。我没有见过比先知到达麦地那时更光明、更灿烂的日子;我也没有见过比先知去世时更灰暗、更惨淡的日子。”[4]
麦地那的每个人都希望先知住在自己的家里。有的人牵着骆驼的绳子准备把先知请到家里。先知阻止了他们,对他们说:“放开骆驼吧,因为骆驼也服从安拉命令。”
骆驼走过好几户人家,它走到楠扎尔家族(Banu Najjaar)居住的土地上,停了下来,接着又卧在那里。先知没有立即从骆驼上下来,他让骆驼站起来,继续走了一小段路,骆驼又走回原来的地方卧下了。先知这才从骆驼上下来。他对骆驼的选择非常满意,因为楠扎尔家族是他的舅舅,他也想着给他们带来荣誉。这一家族的人纷纷请先知住到他们的家。一位名叫艾布·安尤布的人迅速走上前去解下驼鞍,把驼鞍抱进自家。先知说:“人随行李。”[5]
在麦地那,先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一座清真寺。他派人请来椰枣园子的主人——两个孩子,向他们询问园子的价格。他们俩回答:“不,我们不要钱,先知啊!我们俩想着把园子作为礼物送给你。”但是先知拒绝了,照价给他俩付了钱,然后决定在这块土地上修清真寺。先知亲自参加了清真寺的修建工作。他劳动的时候,人们听见他说:“安拉啊,没有比后世更优美的。安拉啊,你饶恕辅士和迁士。”[6]
清真寺是穆斯林崇拜安拉的地方。原来单独偷偷礼拜的人,现在可以公开礼拜了。礼拜是体现穆斯林社会特征的典型事情之一。穆斯林和伊斯兰被人驱逐、被人压迫的历史已经结束了,现在人们可以高声宣礼,呼唤人们到清真寺礼拜。高亢的宣礼声传遍千家万户,提醒着穆斯林完成安拉规定的义务,清真寺成为伊斯兰的象征。清真寺既是拜主的地方,也是穆斯林接受教育、学习真理的学校;是解决民事纷争的法庭;也是讨论行政事务的议事中心。它是一个把人们的世俗生活与宗教信仰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圣神殿堂。就是这样一座用椰枣树干和椰枣树枝修建的清真,有条不紊地发挥着它在伊斯兰社会中一切功能。最重要的工作完成后,先知在清真寺两侧修建了家,用的也是同样的建筑材料。出于扩建的需要,他的家已纳入今日的先知清真寺里面。
迁徙结束了,这个伟大的日子就是公元622年12月23日,这一天是伊斯兰纪元的开始。从这一天开始,叶斯里布有了新的名字——麦地那。这是一个光辉的名字:先知之城,简称麦地那。
这是迁徙的简单过程。先知穆罕默德从麦加迁移到麦地那。在麦加经历了13年的欺压与迫害,所取得的成功是有限的,圣神的使命尚未完成。而在麦地那的10年岁月则是成功的10年,奠定伊斯兰宏伟事业之基础的10年。成功的战斗从这里打响了。所以说先知在履行他的使命的历程中,迁徙是一个分水岭。《古兰经》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起初他只是一位宣教师,现在他成了一国之领袖,一个民族的领袖。这个国家起初很小,在10年的岁月中,它不断成长壮大,最终(在他去世后的几十年里)成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伊斯兰大帝国。迁徙之前和迁徙之后,先知和他的追随者得到的指导也是不同的。麦地那所降示的《古兰经》经文和麦加那所降示的《古兰经》经文从内容、风格上也不一样。麦加所降示的经文主要是针对个人信仰问题、把先知作为警告者而启示的,而在麦地那所降示的经文主要针对日益壮大的伊斯兰社会和其政治权威、把先知作为一个法律的传达者和社会改革者而启示的。
先知穆罕默德传记(7/12):建立新国家
- 由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14 Dec 2009
- 最后修改时间 14 Dec 2009
- 打印: 1,551
- 查看: 214,233
- 评论人: 0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先知穆罕默德的主要食物通常是稀粥,外加一些椰枣和牛奶,有时只是一点干枣和清水。先知生活俭朴,还常常受到饥饿的折磨。有时他在腹部绑上一块石头来减轻因饥饿造成的疼痛。有一天,一个妇女给先知送了一件斗篷——他迫切需要的东西,就在同一天晚上,刚好有人向他讨要这件衣服,说要当被盖,先知当即把这件斗篷作为施舍给了这个人。人们常给先知送来一些吃的东西,有时还有剩余,但他从来不把食物留下来,而是转送给别人,因为其他人更加需要食物。先知这时已经52岁了,身体自然比不上从前了,但他依然努力奋斗,用安拉给予他的各种物质,以伊斯兰为基础,着手建设新社会,建立新国家。
他凭借安拉给予他的杰出的外交才能,与麦地那的大小势力签订了和平共处的协议。随着其他迁徙者的陆续到达,为新来的人们构建援助体系是摆在他面前的重要任务。为了把迁徙者——迁士(穆哈吉尔)与本地的穆斯林援助者——辅士(安萨尔)团结在一起,他建立了“一帮一”互助体系,每一个辅士找一个迁士,彼此间建立情同手足的兄弟关系。因为这些迁徙者中除了少数人以外,绝大多数人已经失去了所有的财产[1],他们在新的环境中生活,暂时需要本地人的帮助。为了帮助迁徙者解决生活问题,辅士们把自己一半的财产,例如住房、土地、果园等分给了外来的迁士,让他们的同教兄弟与他们共享财产,甚至有的辅士把自己最好的财产让给了迁士。
这是值得大力讲述的奇迹。这些陌生的人突然进入本地人的家里,而本地人没有任何怨恨。这种兄弟关系打破了祖先、肤色、国籍、以及原来所持的荣誉标准的界限。现在这种关系就是纯粹的信仰关系,很少有其他的宗教信仰能如此彻底地改变人的思想与行为。
但是来自麦加的迁士们,并没有忘记他们原有的技艺。一位辅士对迁士说:“兄弟啊!我怎么帮你呢?你可以随便使用我的屋子和我的财产。”那位迁士回答:“兄弟啊!你给我指一下通往市场的路就可以了,其余的事由我来处理。”据说这位迁士在市场出售奶酪和净化的黄油。很快,他赚到钱,娶了本地的姑娘为妻,到后来他有了一支有700峰骆驼的驼队来经商。
这些人成功的例子非常鼓舞人心,但是还有一些人,既没有任何技艺,也没有家庭或者任何财富,他们白天黑夜,在清真寺度日,先知让本地的辅士帮助他们。他们被称为“凉棚中的人”。每当先知有了吃的东西,或者从人们那里得到烤熟的大麦等食物时,就与他们一起分享不多的食物。
先知在麦地那建立政权伊始,与麦地那的犹太人以及周边地区的势力缔结了和平共处盟约,在盟约中他们一致同意,作为国家公民,他们拥有平等的地位,如果对方遭到第三方攻击,他们之间有相互帮助的义务。
但是关于先知的问题,犹太人认为他们有特权,他们承认犹太人的先知,不承认阿拉伯人的先知。犹太人从阿拉伯部落的内讧中得到大量好处,在地区不稳定的情势中,犹太人在贸易和商品交易中占据了上风,而阿拉伯各部落之间和周围地区人之间的和平,对犹太人也造成了威胁。
在麦地那的居民中,也有一些人对新来的穆斯林心怀不满,但是表面上,他们维持与穆斯林的和平关系。这些人中势力最强大的人是阿卜杜拉·本·乌班耶·本·赛鲁里(Abdullah ibn Ubayy ibn Salool)。此人极度愤恨先知来到麦地那,因为在先知来到麦地那之前,他实际上就是麦地那地区的领袖。他表面上他接受了伊斯兰,但后来他作为“伪信者”的首领,实际上已经背叛了伊斯兰。
因为在麦地那存在一股反对先知、穆斯林和这个新国家的势力,穆斯林与麦地那的犹太人、伪信士之间建立联盟是不可避免的。在麦地那的这些反对势力用各种手段诱骗伊斯兰的追随者,用各种阴谋反对他们。因此,在麦地那下降的《古兰经》文经常提到犹太人和伪信者的事。
关于朝向问题
直到此时,“格布赖”(即穆斯林在礼拜时的朝向)一直是朝向耶路撒冷的。犹太人认为穆斯林向着耶路撒冷礼拜,就意味着穆斯林偏向他们的宗教,因此他们认为,在一些事情上,先知需要他们的指导。而先知在此之前,一直渴望朝向麦加的克尔白——这是地球上修建的第一个用来拜主的房屋,是先知易卜拉欣重建的。先知迁移到麦地那的第二年,依据安拉颁降的命令,他把朝向从耶路撒冷转向麦加的克尔白。《古兰经·黄牛章》叙述了犹太人为此争辩的事。
首次远征
先知作为新国家的领导人,首先关注的就是建立集体礼拜、为国家制定宪法的大事,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古莱氏人威胁:消灭伊斯兰的图谋。由于先知在麦地那取得了成功,古莱氏人就进一步加剧了对留居在麦加的穆斯林的迫害。他们邪恶的阴谋不局限于迫害那些穆斯林,他们还试图与麦地那的多神教徒,如阿卜杜拉·本·乌班耶之流的人物建立联盟。古莱氏人经常对穆斯林说些威胁性的言论,警告麦地那的穆斯林说将要向他们宣战。多神教徒搞阴谋的消息经常传到先知的耳中后,先知为了防范,在自己住宅周围加派了警卫人员。就是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安拉允许穆斯林拿起武器进行反抗。
在过去13年里,穆斯林默默地承受着敌对势力的压迫,他们始终没有给予还击。然而,现在形势变了,先知决定派出一些武装小分队,或由自己亲自率领,或委任迁士率领。他们的任务就是勘查通往麦加的道路(商路),与商路周边的部落结盟,还有一些小规模的军事行动,主要是为了截断叙利亚到麦加的商路,也是为了减轻古莱氏人对穆斯林施加的经济压力,因为古莱氏人施加的经济压力使麦加和麦地那的穆斯林处境十分困难。虽然这些军事行动没有太大的规模,但它向整个阿拉伯半岛显示了穆斯林的地位,即:他们现在不再是受压迫、受歧视的弱者,而是一支正在兴起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先知穆罕默传记(8/12):白德尔战役
- 由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14 Dec 2009
- 最后修改时间 14 Dec 2009
- 打印: 1,439
- 查看: 217,118
- 评论人: 0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1
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前往沙姆的一支古莱氏商队躲过了穆斯林的拦截。尽管如此,穆斯林继续等待该商队的归来。穆斯林的侦查人员发现,艾布·苏福扬率领商队将从他们身边经过。他们把这一情况迅速报告给了先知。如果穆斯林对此商队发起攻击,无疑会给古莱氏人造成很大的经济冲击,甚至会影响到麦加的社会政治。穆斯林侦查人员还报告,这支商队极有可能在白德尔水井那里落脚。现在穆斯林开始准备截击这支商队。
正在向南方向行进的艾布·苏福扬听说了穆斯林准备进攻他的商队的消息后,立即向麦加发出了紧急情报,要求派一支部队,做好与穆斯林战斗的准备。他知道如果商队被攻击,那对他们来说将是灾难性的打击。于是他放弃途径白德尔的主干道,带领商队朝西向海边方向行进,尽可能走迂回曲折的路线,避免与穆斯林军队遭遇。在去白德尔的路上,麦加的军队得知艾布·苏福扬的商队沿着海滨行进,成功地摆脱了穆斯林的追击。但麦加人的军队没有撤退,继续向白德尔进发,企图在那里给穆斯林一个教训,以免他们将来攻击商队。
穆斯林很清楚麦加军队的强大势力,但他们也清楚,现在大敌当前,必须要采取大胆的行动,如果穆斯林现在不敢与麦加军队在白德尔交锋,那么,麦加人在将来会用各种手段干涉他们的事业,甚至麦加人有可能直捣麦地那,冲杀穆斯林。形势严峻,刻不容缓,因此先知召开了高级军事协商会议,以确定应对方案。先知不想强求穆斯林参加战斗,因为麦地那的辅士们是军队的主力,阿格白盟约中并未规定:他们必须随从先知到麦地那之外去战斗,是否迎战,还需看辅士的态度如何。
一位来自麦地那的辅士,名叫赛阿德·本·穆阿兹(sa’d ibn Muaadh),他站起来,再一次表明对先知和伊斯兰事业的忠诚,以及辅士们拥护先知的决心。下面就是他说的话:
“安拉的使者啊,我们信任你,我们见证你告诉我们的,我们明确宣布,相信你带来的真理。我们对你宣誓,我们愿意服从你,愿意为你做出牺牲。我们服从你的命令、以及安拉赐予你的真理。如果你命令我们赴汤蹈火,我们都已做好了准备。我们谁也不会临阵脱逃。与敌人相遇,我们也不会抱怨谁。我们有战争的经验,战斗中我们充满信心。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双手显示勇敢,使你欢乐无比。以安拉的尊名,你带领我们勇敢地走向战场吧。”
有了迁士和辅士的坚强支持和拥戴,穆斯林组成一支300多人军队,浩浩荡荡地向白德尔水井进发。他们只有70峰骆驼和三匹马,轮流使用驼马,去迎接史称“区分真理的日子”的胜利之日,那一天真是区分光明和黑暗、善良与邪恶、正道和迷误的时刻。
在战斗打响的头一天,先知整夜祈祷,祈求安拉相助战胜逆徒。白德尔战役在伊斯兰历2年9月17日,即公元624年打响。阿拉伯人的习惯在战斗伊始,双方各出一人,由两人的格斗拉开战局。在个人格斗中穆斯林占据了优势。在战斗中,古莱氏人当中的一些臭名昭著者被诛灭。古莱氏人被激怒了,他们想一劳永逸地消灭穆斯林的梦想破灭了。穆斯林保持战略性的防御措施。战斗结果,麦加人遭到惨重损失。此时,先知专心祈求安拉的佑助,他伸高双手以至于他的披风从肩上滑落了下来。此时,他得到了安拉襄助的启示:
“当时,你们求援于你们的主,他就答应了你们:‘我要陆续降下一千天神去援助你们。’”(《古兰经》8:9)
听到安拉援助的喜讯,先知命令穆斯林发起反攻。充满战斗勇气的穆斯林军队打败了麦加的古莱氏人。古莱氏人别无选择,只好落荒而逃。战场只剩下穆斯林和被歼灭的多神教徒的尸体,其中包括伊斯兰的劲敌艾布·哲海里。古莱氏人被击败了,艾布·哲海里被消灭了,安拉的许诺实现了:
“那个团体将败北,他们将转背”(《古兰经》54:45)
就这样,决定人类历史发展的战役结束了。穆斯林牺牲14人,古莱氏死亡70人.
麦加人感到震惊。现在他们只剩下艾布·苏福扬为他们的领导。他比任何人清楚,情况对他们更为不利。成功导致成功,贝都因人会及时评判形势,评估孰强孰弱,他们极有可能迅速与穆斯林结盟,而在麦地那会有更多人皈依伊斯兰。
先知穆罕默德传记(9/12):前同盟者的背叛
- 由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14 Dec 2009
- 最后修改时间 14 Dec 2009
- 打印: 1,414
- 查看: 213,378
- 评论人: 0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吴侯德山下的战斗经历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麦加人组成了一支3000人的部队来进攻麦地那。先知最初的计划是穆斯林驻守麦地那,不出城迎战,伪信士头目阿卜杜拉·本·乌班耶也赞成这一计划。但是参加过白德尔战役的人们认为,安拉帮助他们抵御任何敌人,躲在城墙背后与敌人作战,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
先知相信他们对圣教的热情与忠诚,同意了他们的要求,率领一支1000人的军队向吴侯德山进发,麦加人就驻扎于此。为了表示对穆斯林的不满,在半道上,阿卜杜拉·本·乌班耶撤走了属于他的军队,约占整个部队的三分之一。尽管有这些不利因素,对穆斯林而言,取得吴侯德战役的胜利应该比取得白德尔战役的胜利有更大的可能性。但令人遗憾的是一队由50人组成的弓箭射击队违背先知的命令,他们没有坚守防御敌人骑兵攻击的阵地,给敌人的骑兵可乘之机,从而导致穆斯林的溃败。当这些弓箭手看到他们的同伴们取得了胜利,便擅自离开防守的阵地,跑到战场上捡拾战利品。古莱氏人的骑兵恰好利用这个机会穿越山口,对正在兴头上的穆斯林发起了猛烈攻击。穆斯林防不胜防,被打的措手不及,先知受了伤。慌乱中有人高喊:“先知阵亡了。”后来有人认出了先知,大声呼喊道:先知还活着,要穆斯林集合在先知周围,保护先知。穆斯林们与先知一起且战且退。许多阵亡者被扔在战场上。战场上只剩下麦加人在狂呼,古莱氏人的女人们在尸首中间穿行,哀悼他们阵亡的人,毁坏阵亡的穆斯林的遗体。哈姆泽是先知的叔叔,也是他童年的朋友,在这次战斗中牺牲。艾布·素福扬的妻子、可恶的杏德,对哈姆泽怀有极大的仇恨,她公开声明,杀害哈姆泽的人会得到她的奖赏。她破开哈姆泽的胸膛,取出肝子咀嚼,以解其心头之恨。
吴侯德战役后的第二天,先知又带领剩余的人马冲向战场,古莱氏人知道先知又出现在战场上,担心他会从那里向麦加进军。这是先知的计策,这计策成功了。那些对穆斯林友好的贝都因人碰到麦加人后,告诉他们说穆斯林军队还在战场上,人数之多前所未有,人们心怀的愤怒前所未有,他们想为昨天的损失进行报复。艾布·素福扬终于起了疑心,决定撤兵回麦加。
对穆斯林的屠杀
穆斯林在吴侯德战役中遭受的失败,降低了穆斯林在阿拉伯各部落和麦地那犹太人中间建立起来的威信。原先倾向于穆斯林的部落现在转向了麦加人,此时的麦地那危机四伏。当小群穆斯林外出时,就遭到敌人的追击和谋杀。胡拜布(khubaib)是先知的特使之一,他被沙漠的阿拉伯部落俘获,卖给了古莱氏人,古莱氏人当众活活把他折磨致死。
流放白尼·奈迪尔人(bani nadhir)
尽管犹太人与穆斯林有盟约,但现在他们也毫不掩饰对穆斯林的敌视。他们四处活动,与古莱氏人、麦地那的伪信士谈判建立联盟的事宜,他们甚至策划了刺杀先知的阴谋。先知被迫对他们采取惩罚性的行动。白尼·奈迪尔(bani nadhir)人被围困在他们的堡垒里,最终投降,并逐出麦地那。
城壕战役
艾布·素福扬现在非常明白,过去针尖对麦芒的军事行动已经不中用了。要么消灭穆斯林,要么在这一斗争中永远输给穆斯林。他利用自己娴熟的外交才能,组织了一支贝都因部落联军。其中有人坚决反对穆斯林,而有人感兴趣的则是乘乱抢劫。与此同时,他派人去探麦地那犹太人的口气,能否与犹太人建立联盟。伊历5年(公元627年),他率领10000人的大军,向麦地那进发。希贾兹(阿拉伯半岛西部地区)人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军队。麦地那人动员了3000多人的军队来迎战。
先知主持了军事会议,这一次没有人建议他出城迎敌,唯一的问题是怎样强化城防。在这紧急关头,原来的奴隶、先知忠诚的弟子、波斯人赛利曼提出建议,深挖壕沟,把各个防御点连接起来,用坚硬的岩石土强化防御点,并修筑防御性的堡垒。阿拉伯人从未听过这样绝妙的防御战术。先知立即赞成这一计划,并马上行动起来,他亲自搬运挖出的砂石。
这一工程刚刚完成,联军就出现在麦地那的地平线上。穆斯林在城壕中等待敌人的进攻。有一个消息传来,麦地那的另一支犹太部落白努·古莱兹(bani quraidhah )——过去一直坚守与穆斯林缔结的盟约——此时已经背叛了穆斯林,倒向了麦加人。麦地那腹背受敌,形式很严峻。因为先知几乎把所有的战斗力量都调到城壕,进行防御战,让一位双目失明的圣门弟子留守麦地那城池!
进攻城壕的敌人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弓箭攻击,他们未能跨越城壕一步。他们在自己的阵地上停留了三四个星期。安拉援助信士,差遣狂风席卷了联军的帐篷,寒风夹杂着暴雨,这对联军是致命的打击。这些部落联军原想不费多大气力获得战利品,现在在凄苦的天气中,蹲在城壕外的泥泞中,看着马匹骆驼因缺少粮秣而死亡。他们来不及向艾布·素福扬告别,就匆匆离去。联军解体了。艾布·素福扬被迫离开麦地那。城壕战役结束,他的计划又一次失败了。
先知穆罕默德传记(10/12):侯德比亚和约
- 由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14 Dec 2009
- 最后修改时间 14 Dec 2009
- 打印: 1,445
- 查看: 214,002
- 评论人: 0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讨伐白尼·古莱兹人(bani quraidhah )
在阿拉伯人的眼里,没有任何事情比背叛誓约更严重的了。现在到了处理白尼·古莱兹人的时候了。城壕战役结束后,先知命令穆斯林向背叛盟约的白尼·古莱兹人开战。白尼·古莱兹人也意识到他们的罪行,他们已经躲进堡垒之中。经过一个多月的围困,他们无条件投降。他们的唯一请求是,要求与他们友好的阿拉伯部落的某个成员对他们做出裁决。他们选择奥斯部落首领赛阿德·本·穆阿兹为裁决者,该部落曾与白尼·古莱兹人有盟约。赛阿德在吴侯德战役中受了伤,他不得不被搀扶着来到判决现场,他毫不犹豫地判处所有成年男性死刑。
在侯德比亚
在这一年,先知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没有受到阻碍进入麦加。因此,他决心朝觐。除了麦地那的穆斯林之外,他号召友好的阿拉伯人陪他一起朝觐。自从城壕战役赢得了奇迹般的胜利后,穆斯林的人数日益增多,但大多数阿拉伯人还没有响应先知的号召。朝觐的人们身着朝觐服装,赶上准备献的牲口,一支1400人的朝觐队伍向着麦加进发。在靠近麦加山谷时,朝觐队伍碰到了一位穆斯林的友人,他警告说,古莱氏人发誓要阻碍先知和穆斯林进入麦加,他们的骑兵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这样,先知命令穆斯林改道绕行。穆斯林接近麦加时,已经十分疲劳,于是驻扎在一个名叫侯德比亚的地方。在那里,先知与古莱氏人展开谈判,向他们说明穆斯林此行的目的只是朝觐。麦加人虐待先知派去的谈判使者,打伤他的骆驼。此人未能向麦加人传述穆斯林此行的目的,无果而返。古莱氏人也派遣了自己的信使,此信使出言不逊,极其傲慢。麦加人派出的另外一位特使,用他们熟悉的傲慢的语气,与先知交谈。先知周围的人提醒他,与先知谈话,要尊重先知。此人后来回到麦加说:“我见过讲究排场的罗马皇帝凯撒和波斯的科斯鲁王,但是我从来没见过像穆罕默德一样,被他的追随者所尊敬的人。”
先知又委派了一位受人们尊重的使者——奥斯曼,因为奥斯曼属于势力强大的倭玛亚家族。当穆斯林等待他回来时,却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说他被人谋杀。于是,先知站在侯德比亚的一棵树下,穆斯林们走近他,向他宣誓:处决麦加人,至死不逃。但很快传来消息,奥斯曼并没有遇害。从麦加城走出一支军队,企图攻击穆斯林的营帐。这些人还没来得及行动就被穆斯林擒获,带到先知面前。当他们许诺不再对穆斯林怀有敌意时,先知就原谅了他们,并放他们回去。
侯德比亚和约
最终古莱氏人派出了合适的人选做为谈判代表。双方经过谈判,签订了侯德比亚停战协定。和约内容是:双方休战10年;穆罕默德该年退回麦地那,不得进入麦加,到次年再到麦加,古莱氏人答应,朝觐期间让出麦加,允许穆斯林朝觐;在停战协定有效的时间内,逃到穆斯林这边的古来氏逃亡者,穆斯林必须遣送回古莱氏人那里,而逃到古莱使人那边的属于穆斯林的逃往者,则不被遣送回来;凡是希望与穆罕默德缔结盟约的部落或家族,都要遵守此条约的规定,同样,凡是与古莱氏人缔结盟约的部落或家族都要接受此条约之条款限制。
穆斯林内部对此和约的内容很不满意。他们相互询问:“签订这样的条约,我们的胜利在哪里?”
就在穆斯林从侯德比亚返回麦地那的路途上,安拉给先知下降了《古兰经·胜利章》。后来,事实证明,这是迄今为止穆斯林取得的最伟大胜利。签订和约的双方不能轻易发动战争,双方必要时,坐下来会面、谈判,这个新的宗教获得了迅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和约签订两年时间过去了,在麦加皈依伊斯兰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先知当时只带着1400人到侯德比亚,两年以后,麦加人破坏了停战条约,先知率领10000多人的军队开始向麦加进军。
先知穆罕默德传记(11/12):光复麦加
- 由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14 Dec 2009
- 最后修改时间 14 Dec 2009
- 打印: 1,689
- 查看: 217,473
- 评论人: 0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海白尔战役
伊斯兰历7年,先知领导穆斯林进行了海白尔战役。海白尔是犹太人在阿拉伯北部地区建立的堡垒,但现在这个堡垒成为犹太人的麻烦。海白尔的犹太人是穆斯林的佃户。正是在海白尔地区发生了先知中毒的事件,一位犹太妇女把一块放了毒的羊肉送给了先知,先知只吃了一小口,但他没咽下去,而是很快就吐了出来,因为他意识到这是一块放过毒药的肉。先知没有咽下肉,并警告其他的圣门弟子,但有一位穆斯林已经咽下了肉,不久就去世了。之后,这个投毒的妇女被处死。[1]
朝觐麦加
就在这一年,先知的梦实现了,他毫无阻力的巡游了麦加。根据侯德比亚停战协议,古莱氏人撤离了麦加,他们从周围的高山上目睹了穆斯林的朝觐仪式。
古莱氏人违背停战协议
没过多长时间,与古莱氏结盟的一个部落率先破坏停战协仪,攻击了与穆斯林结盟的一个部落,他们甚至在圣地麦加屠杀这个部落的人员。但这个部落很快就害怕了,因为他们已经破坏了停战协仪。他们要求艾布·苏福扬为代表,前往麦地那进行谈判,希望重新签订协议,以维持和约。他们希望,屠杀的消息到达麦地那之前,签好新协议。但是遭到伤害的部落人早于艾布·苏福扬到达麦地那,向先知报告了他们的遭遇。这样艾布·苏福扬无果而返。
光复麦加
先知遂召集了所有能拿得起武器的穆斯林,组成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麦加进军。古莱氏人十分胆怯,他们把骑兵布置在城外,但这并没能阻止穆斯林军的前进步伐。结果穆斯林军在沿途没有曾展开大规模的流血战斗,先知以克服者的身份进入了麦加。
麦加人们原认为,因为他们过去对先知、对穆斯林的残酷迫害,穆斯林会报复他们,但是先知宣布了大赦。由于伊斯兰宽容的感召,所有的人起誓加入伊斯兰。先知命令清除克尔白里面的所有偶像,他宣布:“真理已来临了,虚妄已消灭了。”(《古兰经》17:81)穆斯林呼唤礼拜的声音从此响彻麦加。
侯奈尼战役
就在这一年,愤怒的阿拉伯多神教部落聚会在一起,他们决心要重占克尔白。先知率领12000多人的军队反击他们。在侯奈尼地区,穆斯林军深入山谷,遭到敌军伏击,几乎全军逃亡。穆斯林军费了很大力气,才重新集结了军队。先知最忠诚的追随者没有离散,他们紧紧站在先知周围。但是胜利还是来临了,穆军彻底战胜了敌军,并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战利品。因为敌方的许多部落参加战斗时,几乎带来了他们所有的财物。
克服塔伊夫
在侯奈尼战役中,赛格夫(thaqeef)部落是穆军的劲敌人之一。侯奈尼战役之后,穆军包围了塔伊夫,最后他们归顺了伊斯兰。之后,先知任命了麦加的总督,自己又回到了麦地那。当先知归来时,麦地那的辅士欢欣鼓舞。辅士们曾担心先知克服麦加,宣布大赦后,会以麦加为首都,留在麦加。但是先知并没有这样做,他依然回到麦地那。
塔布克远征
伊斯兰历9年,先知听到敌军在叙利亚结集的消息,号召所有的穆斯林进行一次远征。尽管穆斯林军队力量不够强大。这一年夏天,先知率领军队远征叙利亚。这次远征距离遥远,季节炎热,是出门最为艰难的时候,加之敌人有自己的优势,许多人找到借口不愿出门远征。尽管如此,穆斯林军还是出发了,他们夜间宿营荒野,没有食物和水,他们靠着骆驼休息。经过艰苦行军,他们到达塔布克绿洲。行军其间,许多部落纷纷归信伊斯兰。最后,穆军不战而胜,因为当穆军到达叙利亚边界的塔布克时,发现敌人并没有集结。因此,此次远征和平结束,穆军平安返回麦地那。
宣布大赦
虽然麦加已成为穆斯林的城市,麦加人已经归顺伊斯兰,但朝觐的官方命令还没有改变,阿拉伯的多神教徒依然用他们的礼节朝觐天房,而穆斯林则以自己的方式朝觐。当穆斯林在阿拉伯北部地区占据优势之后,在伊斯兰历9年,朝觐团队离开麦地那的这一时刻起,先知发表了史称“大赦宣言”的文告,其要义是:从今年开始,只有穆斯林才能到麦加履行朝觐。但是与穆斯林签署条约的多神教徒,依据条约规定的权利,可以参加朝觐,但不得违背条约的任何条款。当条约期限届满,他们不再享有朝觐的权利。这个声明标志着偶像崇拜在阿拉伯半岛的结束。
先知穆罕默德传记(12/12):告别人世
- 由 IslamReligion.com
- 发布时间 14 Dec 2009
- 最后修改时间 28 Aug 2010
- 打印: 1,616
- 查看: 216,276
- 评论人: 133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辞朝
先知生命中的最后时光也不可避免地来临了。伊历10年,先知亲自率领来自阿拉伯半岛各个地区的穆斯林9万人举行了盛大的朝觐活动。这是一次胜利的旅行,此时的先知已经60多岁了。他历经艰辛,奋斗不息。黎明的曙光在他的周围闪烁。这道光辉渐渐凝聚成一个巨大的光环,宁静祥和的光芒照亮了这个生命有限的世界。
伊历10年,先知最后一次到达麦加进行朝觐,史称“辞朝”。在这次朝觐中,先知在阿拉法特平原,向众多的朝觐者发表了演讲。在演讲中,他提醒人们,每个人将按照他在今世的工作被清算。在演讲结束时,他问人们:“人们啊!我向你们所有的人传达了安拉的使命了吗?”几个月前或几年前他们曾是偶像崇拜者,此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见证,你确已传达了。”先知接着说:“安拉啊!请你见证吧。”连说三遍。伊斯兰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已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更多的人们可以在这棵树的荫影下乘凉。先知的使命完成了,他准备着放下重担,告别人世。
生病至逝世
辞朝结束后,先知回到了麦地那。那里还有工作要他去做。但是有一天,他病了,病情很严重。他裹着毛毯,来到清真寺。人们在他的脸上似乎看到了先知归真的预兆。先知说:
“如果我曾经不公正地鞭打了你们中某人的脊背,现在让他来打我的脊背吧;如果我曾骂你们中的某人,而伤了他的面子,现在让他来骂我吧。”
先知曾说:“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就像一个骑士和一棵树的关系。骑士上路了,把树留在身后。”他还说:“(我是)安拉众多的仆人中有一位仆人,安拉让他在今世和安拉之间作出选择,这位仆人选择了安拉。”
伊历11年3月12日,公历632年6月8日,先知最后一次看清真寺,那时,艾布·白克尔带领大家礼拜,先知暗示艾布·白克尔继续礼拜。当先知看着周围的人群时,他的脸上闪烁着光芒。圣门弟子艾奈斯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先知比此刻更美丽的了。”之后,他退回阿以莎的房间,头依偎在阿以莎的膝盖上,他睁开双眼,阿以莎听见先知在低语:“同你施过恩的先知、诚实人、烈士、清廉人在一起。主啊!你饶恕我吧,慈悯我吧,让我伴随最崇高的伙伴吧……”这是先知最后的话。先知归真的消息传开后,整个麦地那顿时愁云密布。欧麦尔不相信先知归真的消息,他威胁人们说:谁传播先知去世的消息,必受严厉惩罚。他认为先知没有去世,宣传先知去世的消息是一种罪行。当艾布·伯克尔走进清真寺时,他正对情绪紧张的人们,发出暴风雨般的怒吼。艾布·伯克尔没有理会人们,径直走进阿以莎的房间,先知就安息在那里。他证实先知已经去世,亲吻了先知的前额,然后回到清真寺里,人们还在静静地听欧麦尔喊话,欧麦尔说,这是个流言,是邪恶的谎言,先知是他们的生命之血,他不可能死亡。艾布·伯克尔走到欧麦尔的身边,试图悄悄低语阻止他讲话。但他发现这样没用,他转身向人群,人们发现了他,离开欧麦尔,围到他的周围。他首先赞颂安拉,然后说出了这一句属于伊斯兰典范的话语:“人们啊!你们中谁崇拜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已归真离去;谁崇拜安拉,安拉是永活不灭的。”然后他诵读了这节《古兰经》文:
“穆罕默德只是一个使者,在他之前,有许多使者,确已逝去了;如果他病故或阵亡,难道你们就要叛道吗?叛道的人,绝不能伤损安拉一丝毫。安拉将报酬感谢的人。”(《古兰经》3:144)
添加评论